特殊证据:
1、情况说明
2、专家意见
3、审计报告、会计鉴定、评估报告、价格鉴定
4、未成年人被害人陈述或证人证言
5、精神病人的陈述或证人证言
6、同案或另案(分案)、分庭审理的被告人供述
7、单位“证言”
8、立案前取得的证据
9、品格证据
有效质证的要素:
1、目的是影响法官的认证、心证
2、前提是界定和区分问题的后果
3、单个证据质证的关键是证据的真实性
4、综合质证的关键是揭示证据之间的矛盾
5、核心问题是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
6、两个极端:要么面面俱到无重点;要么看不出问题,回应乏力。
书证、物证的提起、扣押、保管、鉴定、质证
《刑事诉讼法》第54条 收集物证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,可能严重影响司法
物证的全面审查规则
未制作提起笔录的物证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(人民司法)
物证、书证常见问题
1、物证、书证的来源不可靠,关键物证收集的过程缺乏证据证实——如重要物证的提起过程无录像等
2、涉案物品、作案工具等未通过辨认、鉴定等方式确定来源的
3、无物证原件、
笔录类证据的排除
《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》对下列现场执法活动,公安机关应进行现场执法
言词证据
被告人翻供
非法证据排除规则
供证关系:
先供后证
先供后证
先证后供
指
实体考察
罪状 证据:不能证实罪状事实
存在矛盾 存疑有利于被告人
解决矛盾
存在合理怀疑
事实(主体+行为)不构成犯罪
01 刑民交叉:诈骗类案件
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=诈骗?
法庭辩论
一、庭审实质化:标志是“事实查明在法庭”,法庭调查是刑事审判的核心关节是法庭辩论的“事实基础”,忽视法庭调查阶段辩论而寄希望于辩论是徒劳的。
二、优秀的法庭辩论基本要素:熟悉案情,书面准备,脱稿表达,回应关切,归纳分层,洞悉环境,适时互动,结论明确。
三、第二轮辩论:补充遗漏,针锋相对,回应精准,言简意赅,重申观点。
四、辩论加分项:充分运用公诉证据,公诉认定的无争议事实
甲省公安厅指定乙市公安局,乙市公安局又指定丙区分局是否合法?
在派出所讯问是否合适?
专案组抽调不同层级单位的公安机关的干警参与办案是否合适?
纪委建议移送的函?
强制措施
1、传唤、拘传
2、刑事拘留、公安医院
3、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留置
4、监视居住
5、取保候审
一、理清刑辩思维养成的基本思路
二、梳理刑事诉讼中的常见争议焦点问题
三、明确并勇于承担责任,通过个案推动法治
第一讲: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
1、辩点是否精准由谁来评判?
自己
法官的反应
公诉人的回应
当事人的满意度
是否实现辩护目的
2、辩点精准就能论证透彻吗?
术不及道,道不及势
优术:专业、技术
明道:智慧、做人
取势:用尽一切合法的方法
3、
《刑事诉讼法》第35条
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——养成质疑、求证、论证的习惯
熟悉规则
精读法条 读理论著作
怎样论证辩点?
规则检索
案例检索
论文检索
结合案情
结合证据
一、厘清刑辩思维养成的基本思路
二、梳理刑事诉讼中的常见争议焦点问题
三、明确并勇于承担责任,通过个案推动法治